牌匾上。
玻璃反光里,她看见二十岁的自己正在知青点窗台上晾晒《呼兰河传》,封皮里夹着的信被春风掀开一角,钢笔字洇在1978年的梅雨季。
抹布突然坠地,惊醒了趴在快递箱堆里打盹的会计——老头儿假牙上还沾着直播试吃的蓝莓酱。
“合作社章程第七条要改。”
小满把松树牌按在会议桌上,震翻了窗台上的多肉盆栽。
腐殖土洒在泛黄的《林地承包合同》复印件上,赵大河的签名被泥浆糊成团墨渍。
几个嗑瓜子的村妇缩了缩脖子,她们新做的美甲在有机认证报告上划出细痕,像极了当年运材车在山坡留下的辙印。
哑叔蹲在物流中心檐下编柳条筐,听见仓库深处传来铁盒坠地的闷响。
春风掀开半掩的木板箱,露出底下压着的知青旧皮箱,铜锁孔里插着半截生锈的猎枪撞针。
白狗突然对着箱子狂吠,独眼里映出个牛皮纸信封,邮戳上的“1978”被虫蛀成了蜂窝状。
雪梅在更衣室整理捐赠衣物时,那本《呼兰河传》从军大衣内袋滑了出来。
樟脑丸的气味裹着发黄的信纸扑进鼻腔,她认出信封上“哈尔滨师范学院”的钢印——正是那个教她识字的知青临走前,用批改作业的红钢笔描摹过的字样。
窗外传来重型卡车的轰鸣,震得玻璃柜里摆着的“十佳合作社”奖杯微微发颤。
小满举着云台穿过育苗棚,直播镜头扫过智能温控屏时,弹幕突然炸开锅。
新培育的寒地水稻嫩芽间,隐约露出半块被苔藓覆盖的车牌残骸。
她蹲下身扒开腐叶,铁片上的“黑G”字样刺得眼睛生疼——这分明是三年前塌方现场消失的3号运材车遗骸,可GPS定位显示此处距离东山坡足足五公里。
“咱村要成网红打卡点了!”
会计嘬着牙花子刷手机,假牙磕在屏幕上嗒嗒响。
热搜榜第三条赫然是黑土地惊现幽灵车牌,配图正是小满直播间截图。
雪梅攥着信封的手骤然收紧,邮票背面的胶水痕粘在掌心,像极了当年贴在知青后背的膏药印。
哑叔的柳条筐编到第七个时,春风送来了柴油的气息。
他混浊的眼球突然颤动,枯枝似的手指戳向物流车轮胎——崭新的越野胎花纹里,嵌着几片东山坡特有的赭红色岩屑。
白